山東沂水市場監管部門當好食安“排雷手”
針對季節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,近期,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各屬地市場監督所積極行動、主動作為,摸排食品安全“爆雷點”,提前排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“雷區”,深入分析研判餐飲、流通、生產環節風險隱患,讓潛在“雷區”變成食品安全區,實現食品安全隱患早發現、早預警、早處置,切實保障群眾“舌尖安全”。
搞好協同聯動查隱患。該縣各市場監管所與鄉鎮食藥安辦、管理區開展聯合巡查,重點排查農家樂、暖心食堂、學校食堂等餐飲服務單位風險隱患,詳細查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、原材料進貨查驗、食品貯存及使用、餐飲具清洗消毒、加工制作、食品留樣、日常自查等制度落實情況。對發現食品原料索證索票不及時不全面、操作間和庫房衛生不達標、“三防”設施不全、餐具清洗消毒制度落實不到位等隱患問題要求餐飲單位立即整改。發揮食品安全協管員“千里眼”和“順風耳”作用,由協管員跟蹤落實餐飲單位整改情況,延伸監管觸角,緩解監管壓力。
在此基礎上,對部分暖心食堂進行提升改造,規范食堂進貨查驗、食品留樣和餐具消毒,引導暖心食堂負責人完善餐飲管理制度,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,做好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調度”切實提高自身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和管理水平,保障老人“舌尖安全”。
聚焦重點品種化風險。農村地區食品流通店規模較小,多為“一人店”“夫妻店”,從業人員易忽視食品安全自查,導致店內易出現過期食品。為此,各監管所開展突擊檢查,以保質期較短、易發霉、時令性強、儲存條件要求高的食品為重點品種,嚴厲打擊銷售標注虛假生產日期、超過保質期、過期食品換包裝再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。以管促學,倒逼經營者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,積極開展自查自糾,加強預包裝食品及散裝食品管理,嚴格履行進貨查驗制度,定期檢查庫存,及時清理過期食品。
強化源頭管控提檔升級。為有效防范小作坊食品安全風險,采取“先問診,再幫扶”策略,對小作坊進行升級改造。根據投訴舉報、日常檢查情況對問題發現率較高的小作坊開展“地毯式”檢查。一查加工場所衛生條件是否符合生產加工要求;二查使用的原料、添加劑是否過期,是否超范圍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;三查是否建立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、索證索票、購銷臺賬等制度。發現問題后,分類指導對癥下藥,“一對一”現場幫扶督促小作坊改善環境衛生,更新設施設備。硬件改造提升的同時,強化宣傳培訓,從人員管理、設備布局、臺賬記錄、場所衛生等方面為經營者講解食品安全知識和小作坊操作規范,推動小作坊提檔升級。(弓少星)
相關熱詞搜索:
[責任編輯:]
參與評論